手机版 收藏 导航

供春壶的由来(供春壶 真品)

评价玉 作者: 水冰儿 时间:2023-06-25 15:55:14

供春壶,是指春节期间供奉元宵的一种器具。据传始于南北朝时期,是历经千年演变而来的。这种壶式食器的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脉络,同时也折射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下面,让我们一同来探寻一下这件具有浓郁中国风情的文化遗产吧!

源头归宗:南北朝的供春壶

源头归宗:南北朝的供春壶

供春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据《南史》记载,“于门帝中以岁时候敕钧良郎求问四方,论嫌议为祀,供盈具式,名曰春壶”。

春壶起初是一种官道用具,用于供奉元宵,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民间器皿。北朝时期,春壶已经成为庶民家中不可或缺的年货之一。元宵节时,人们会将自制的元宵取出来,用春壶摆放在桌上,供人品尝。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唐代。

流行于盛唐:供春壶的全盛时期

流行于盛唐:供春壶的全盛时期

唐代是供春壶的全盛时期,元宵节不仅是盛典,也是百姓欢庆的节日。唐朝时期“春壶繁盛”,“凡人家必竖春壶,以糖果盈之,或用列垆拂子(兰竹合成的竹苞米制品)方饴之。”

唐代供春壶的样式也较为多样化。例如,西域广泛传入的水晶春盆、拂子春盆等,都是在唐代被广泛采用的供春壶器皿。

明清以后:供春壶成为艺术品

明清以后:供春壶成为艺术品

明清以后,随着手工艺术技艺的进步和器皿制作的精致化,供春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流行于文人墨客的艺术品。明代供春壶以莲花造型、照壶牡丹、翻薄荷叶、芙蓉交柯、倒缽金鱼等为主要特色;清代继承了明代供春壶艺术的传统,特别是乾隆、嘉庆年间,更是将其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仅壶身、盘底、纹饰处理得异常精细,甚至连壶嘴、壶柄的部件制作也讲究“三日三夜难成一件”的工艺。因此,明清供春壶也成为了广大收藏家和文化艺术爱好者传颂至今的名贵艺术品。

传统文化的代表:从供奉元宵到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的代表:从供奉元宵到文化遗产

供春壶的演变过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不仅是元宵节上供奉元宵的一种工具,更是中国食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春壶代表着“富贵吉祥”的寓意。在春节中供春壶正好与元宵相吻合,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元宵的圆形更代表着吉庆圆满。因此,供春壶的存在,在中国文化中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心态。

供春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代表。源自唐代、流传至明清的供春壶,凝聚了中国人对于食俗文化的传统认识和审美观念。如今,供春壶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代表性和独特艺术价值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供春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官方制度制定中的一种供奉器具,也是百姓祭祀文化中的重要标志;既是民间独具特色的生活用品,也是文化艺术中的经典之作。供春壶的演变历程,既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历史沿革,也展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应该珍惜这一文化遗产,让它作为我们中华民族千年文明的文化宝藏之一,悠悠流传下去。

紫砂内容推荐